Mega Drive Mini日版簡評
今年的9月19日是Mega Drive Mini(以下簡稱MD Mini) 發售1周年,而開賣當時不久,筆者已購入了Mega Drive Mini的純日版及亞洲行貨版,因為連同筆者並沒購入的美版,3部Mega Drive Mini所收錄的遊戲都稍有不同,而今次的簡評只說收錄了「40+2」款經典Mega Drive(簡稱MD,港譯世嘉五代)遊戲的日版吧!
硬體篇:
日版MD Mini還原了當年MD1的外觀,並且加以迷你化為接近一部i-phone的大小,雖然沒法像真正的MD般插帶(其實Sega Shop現正能預購2 sets不同遊戲封面的MD Mini遊戲盒帶套裝,可是純粹供裝飾用,沒辦法插入主機,而且每set竟售$8000日元,實在太昂貴),亦沒法連接耳機(MD Mini的耳機插位是偽裝的),不過其像真的外型十分討好,充滿筆者少年時代的回憶。
基於現代的技術,MD Mini當然不再需要以傳統MD的AV線接駁電視,而是用現時流行的HDMI輸出,十分方便。至於電源方面,現代當然是可以附設的Mini USB線接駁USB供電器或行動電源,所以MD Mini的包裝裡沒跟火牛,即是玩家必需自備電源裝置!
筆者當然是購入了雙手掣版,興幸MD Mini日版及亞洲版都採用了還原MD2的「Fighting Pad 6B」(6鍵)手掣,比起採用MD1的3B(3鍵)手掣的美版MD Mini,玩《街霸2’ Plus Champion Edition 》(不知為何亞洲版沒收錄《街霸2 'Plus Champion Edition》)及日版獨佔的《幽遊白書~魔強統一戰》(因為亞洲版及美版MD Mini都拿不了《幽遊白書》的版櫂)等格鬥、動作遊戲時更加得心應手!
特別一提,雖然MD Mini的手掣本身亦是USB手掣(因此在PC上都能用到),但是由於透過晶片鎖定的關係,所以玩者沒法用其他USB手掣取代。另外,雖然話說MD Mini能支援坊間一部份USB分插,因此如果有4個MD Mini手掣及1個USB分插便能4人同遊《幽遊白書~魔強統一戰》、《Puzzle & Action:Tant-R》等支援4打的遊戲,但是筆者試過用坊間的平價分插,發覺效果不太理想,對應MD Mini得不太好,會時常出現部份手掣或按掣沒反應的情況。因此大家請用Buffalo等Sega官方推薦的指定牌子及型號分插(但是筆者不知在哪裡購買)。如果Sega能像PCE Mini般推出官方專用分插便最好了!
由於MD Mini基本上也是類似現時盛行的模擬器,因此當然有隨時Save/Load及Reset的功能,而每款遊戲都有4個供即時儲存/載入的位置。玩者亦可調整畫面比例(16:9/4:3)、內置包括繁體中文的多國語言介面、隨地區版本自動更新遊戲封面、部份日版及海外版內容不同的遊戲,(例如在《魂斗羅Hard Corps》的歐美版中,主角會被換成機械人),會隨著玩家所選的地區語言自動切換地區版本、玩者亦可透過依照發售日期、遊戲類型或遊玩人數來排列遊戲。
軟體篇:
嚴格來說,MD Mini是收錄了不止42款遊戲的,因為當中的《Rockman Mega World》是收錄了《Rockman》第1至3集及將3集全破才能玩到的《Rockman Wily Tower》,還有收錄包括《Flicky》、《緊張刺激企鵝島》、《Teddy Boy Blues》等多款遊戲在內的《Sega遊戲大合輯 超值版》。
為何是40+2款遊戲?
原因是3個版本的MD Mini都在原先公佈的40款MD遊戲之外,追加了了這2套「幻之遊戲」,就是Sega版的《俄羅斯方塊》及Taito的初代《Darius》了!
「幻之遊戲之一」:《俄羅斯方塊》
如果熟悉遊戲業界的朋友,相信也會知道當年Sega街機版的《俄羅斯方塊》相當受歡迎,可是正當Sega已經完成MD版的移植工作,正想公開發售的時候,《俄羅斯方塊》的版權竟然被任天堂截足先登,因此Sega沒法正式推出MD版,,而後來任天堂Game Boy版的《俄羅斯方塊》亦眾所周之相當成功,對Sega來說便是一次極為重大的打擊。而MD當年流出的正版《俄羅斯方塊》數量只得幾套,連雙位數也沒有,當然在港、台流傳得比日本更多的MD版是不知在哪裡得來的邪版吧!
雖然後來《俄羅斯方塊》的版櫂已經開放,因此不同主機亦陸續推出過不同的《俄羅斯方塊》遊戲,但是MD版的存在意義還是相當巨大,因此迷你MD收錄了真正MD版的《俄羅斯方塊》實在令一直支持Sega的玩家感動流涕!
至於遊戲質素方面,當然能完全移植當年的Sega街機版,不過筆者覺得比較難玩,最高紀錄也只是玩到遊戲背景變為顯示「科莫多龍」之處,如果能追加更多模式及玩法,例如加入對戰模式就好了!
「幻之遊戲之二」:《Darius》
當年MD只移植過Taito的「打海鮮」射擊遊戲《Darius 2》,卻從沒在MD上推出過《Darius》第1集,因此MD Mini竟然收錄了元祖《Darius》,實在令玩家意想不到,因此成為了MD Mini第2款「幻之遊戲」。
《Darius》一向高質,這次在MD Mini成功構足了初代,各種不同種類的海鮮Boss及關卡分歧當然健在,只是遊戲不設Continue,因此不擅長打魚的朋友想要爆機便要活用MD Mini的即時Save/Load功能了!
其餘40款遊戲簡介:
1.日版獨佔:《幽遊白書~魔強統一戰》
由於只有日版MD Mini才收錄了《幽遊白書~魔強統一戰》,因此筆者二話不說便訂了日版。因為這MD遊戲是筆者中學時期與朋友3打/4打的珍貴回憶,而筆者亦很喜歡「飛影」這位經典角色。至於對此遊戲的感想,大家可參考筆者的2篇舊文:https://wyfuly12.pixnet.net/blog/post/347555579 / 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2321-%E3%80%8A%E5%B9%BD%E9%81%8A%E7%99%BD%E6%9B%B8~%E9%AD%94%E5%BC%B7%E7%B5%B1%E4%B8%80%E6%88%B0%E3%80%8B%28MD%29%E8%A9%95%E8%AB%96,除了要多謝日本玩家成功「集氣」,令其收錄在日版MD Mini外,便再沒補充了,「看招吧!邪王炎殺黑龍波!」
2.不知為何亞版沒收錄的《街霸2' Plus Champion Edition》
既然日版及亞版都採用了Fighting Pad 6B,收錄極為需要6鍵手掣的《街霸2’ Plus Champion Edition》實在理所當然,可是就連只跟3B手掣的美版MD Mini也有收錄此作,亞版卻並沒有似乎令人說不過去!
至於遊戲,日版使用Fighting Pad 6B手感真是十分完美,只是MD制品版的音軌問題並沒有改善……至於評論,又是到了筆者舊文的宣傳時間:https://wyfuly12.pixnet.net/blog/post/350792713-%e3%80%8astreet-fighter-ii%e2%80%99-plus-champion-edition%e3%80%8b%28md%29%e8%a9%95%e8%ab%96。
3.最愛的超音鼠:《Sonic The Hedgehog 2》
一直有看筆者網誌的朋友,也知道筆者最喜歡Sonic的吧?日版MD Mini更了收錄筆者最喜歡的《Sonic The Hedgehog 2》(以下簡稱《Sonic 2》),yeah!話說Sega在日版MD Mini發售之前,進行了玩家希望收錄MD版《Sonic》第1或2集二擇一(遺憾的是沒有第3集及《Sonic & Knuckles》以供選擇)、《Puyo Puyo》第1或2集二擇一及《Shining Force》第1或第2集二擇一的投票,結果塵埃落定,從日版的MD Mini遊戲陣容可看出由《Sonic 2》、《Puyo Puyo通》即是《Puyo Puyo 2》及第1集《Shining Force~眾神的遺產》勝出。至於亞版MD Mini十分聰明地表達了亞洲人「我全都要」的性格,因此同時收錄了MD版《Sonic》第1、2集、《Puyo Puyo》第1集及《Shining Force》第1、2集,皆大歡喜!
至於MD版《Sonic 2》的評論,也是請看舊文:這篇是後來評論的SS版《Sonic Jam》合輯裡的《Sonic 2》: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2052,而這篇是評論NS數碼版:https://wyfuly12.pixnet.net/blog/post/351815425-%e3%80%8asega-ages-sonic-the-hedgehog-2%e3%80%8b%28ns%29%e8%a9%95%e8%ab%96。
4.最喜歡的方塊遊戲:《Puyo Puyo通》
這不用多說了,也是請看舊文: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2258。唯一要補充的是,這第2代起所加入的「相殺」系統令玩家有較大機會反敗為勝,令遊戲性變得平衡。
5.只玩過GBA重製版:《Shining Force~眾神的遺產》
筆者沒真正玩過MD版《Shining Force》第1集,只玩過GBA的重製版《Shining Force~暗黑龍的復活》及不久前才寫過評論的MD版續集:《Shining Force 2~古代封印》,所以如果有時間,筆者也會以MD Mini來享受MD初代的《Shining Force~眾神的遺產》)。
6.最新鮮的第4代頗受好評:經典的《格鬥三人組2 死鬥的鎮魂歌》
如果有玩開《格鬥3人組》系列的朋友,在玩最新NS/PS4/PC的《格鬥3人組4》時,有否發覺來自《格鬥三人組2》的彩蛋是最多,尤其在用電槍觸發遊戲中的街機的隱藏關卡之中,所有Boss也是第2代的,可算是成功致敬第2代的名場面,從此可見第2代的非凡魅力。到了這裡亦是重溫舊文的時候: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2361。要補充的,是古代佑三不愧為經典遊戲的音樂大師。
7.貴價遊戲之一:《魂斗羅Hard Corps》
新淨齊料的原裝MD盒帶《魂斗羅Hard Corps》可索價港幣2千元。這款可雙打的動作射擊遊戲相當好玩,其中可選用的狼人角色亦令人印象深刻。數量甚多的關卡分歧、多重結局亦把這珍貴的MD版《魂斗羅》昇華至另一層次。而MD版亦設有加命、選關等各式秘技。
筆者的舊文可參考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2008。
8. 貴價遊戲之二:《Vampire Killer》
後來也被Konami列入正傳的《惡魔城Dracula》作品。玩者可從選用長鞭的「Johnny」,或選用使用電擊槍的「Eric」,進行消滅企圖復活「德古拉伯爵.的魔女的動作遊戲。遊戲場景為歐洲,令人耳目一新。而第2關裡朋友說很像香港藝人「馬浚偉」的石像,還有第3關Boss戰中不斷旋轉的舞台,也盡現MD其他遊戲甚少顯露的精緻機能。
9.貴價遊戲之三:《雪人兄弟Nick & Tom》
一款玩法有少許似《泡泡龍》的街機移植固定畫面動作遊戲,同樣可以雙打,亦設有Boss關卡,只是主角雪人兄弟的攻擊方法並不是吹出泡泡,而是把雪球越滾越大來撞散敵人。而Boss戰亦似玩《泡泡龍》需運用不同技巧。重要的是玩者可以透過輸入圖形密碼來選關。而筆者最欣賞的是,遊戲看似只是雪人兄弟要救出2位公主的傳統英雄救美老土故事,但當通過了街機版最後的第50關,雪人兄弟救出2位公主後,劇情竟然來了一個大反轉,變成雪人兄弟被反派擄走,而玩者是要操縱公主來救出雪人兄弟(玩法沒變),以完成風格與之前不同的新追加20關。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公主2人各賞雪人兄弟一記香吻。
10. 貴價遊戲之四:《Rockman Mega World》
收錄了難度甚高的動作遊戲《Rockman》(港譯《洛克人》)第1至3集。玩者需操縱機械人《Rockman》,消滅邪惡科學家「威利博士」所製作機械人。這遊戲系列的特點是Rockman戰勝某一位Boss後所能吸收的能力或武器,可能正是接下來某一關某一位Boss的弱點。因此玩者需慎重考慮及進行各關卡的排序。其中「Airman」、「Bubbleman」、「Hardman」及幫助主角跳上高處的輔助角色「彈弓狗」也令人印象深刻。而MD版昂貴之原因是攻破全3代之後,新增了Boss是以《西遊記》主角三師兄弟「孫悟空」、「豬八戒」及「沙僧」為原型的《Rockman Wily Tower》(《洛克人 威利塔》,當然Last Boss仍然是每集最後都會向Rockman跪地求蹺的威利博士。
11.貴價遊戲之五:《魔導物語1》
由於MD版《魔導物語1》是MD最後一套正式推出的遊戲,而且出貨甚少,因此也被列入貴價遊戲之列。首先要一提的是本作女主角「亞露露」就是《Puyo Puyo》系列的同一人,只是其實《魔導物語》(指PC版系列作)的推出年份是比《Puyo Puyo》更早,因此《Puyo Puyo》的亞露露是源自《魔導物語》,只是後來《Puyo Puyo》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魔導物語》,所以近年知道這事實的玩家已經不多。
回說MD版《魔導物語1》,由於這是一套立體迷宮RPG遊戲,而筆者卻是一名只會不斷迷路的路痴,加上遊戲需要玩家懂看較多日文,而且玩家現今幾乎完全找不到本作的攻略,所以筆者已經選擇放棄遊玩此作。
這是日版MD Mini獨佔遊戲之一。
12.近期熱話:《武者Aleste》
《武者Aleste》中譯《武者阿士達》/《銀河武者》,是市面上罕見的日本和風戰機射擊遊戲。MD版中體型巨大的主角機、美麗動人的女主角都是魅力所在。可是其成為近期熱話的原因,是PS4/NS會移植Game Gear(簡稱GG)版的《武者Aleste》第1、2集,更令人意外的是會收錄新製作的第3集,但非常奇怪的是並沒收錄MD版的《武者Aleste》,或者是因為MD Mini已經收錄了此作吧!順帶一提,MD版是設有選關及增加殘機等秘技。
13.百玩不厭的《Gunstar Heroes》
廢話不說,直接進入廣告時段: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2088-%E3%80%8AGunstar+Heroes%E3%80%8B%28MD%29%E8%A9%95%E8%AB%96及https://wyfuly12.pixnet.net/blog/post/341898699。
14.人設最佳:《夢幻模擬戰2》
經典的戰略遊戲系列的第2集,特色是「漆原智志」負責的人設相當美型,尤其是女角都非常性感。筆者一直想玩的一套作品,但還是要等筆者完成SS版的《仙劍奇俠傳》中文版,才會由SS版的《夢幻模擬戰1 & 2 Dramatic Edition》玩起,而SS版《夢幻模擬戰1 & 2 Dramatic Edition》裡的第2集更是追加了新故事線,更加完美!
15.射飛機遊戲遊戲也會遇上通貨膨漲:《Super Fantasy Zone》
在MD Mini的遊戲選擇畫面中,《Super Fantasy Zone》的封面是唯一最細小的,因此反而更加顯眼。其實這是Sunsoft製作的街機射擊遊戲《Fantasy Zone》的續集。系列特點是主角機「Opa Opa」、關卡及敵人都充滿色彩繽紛的可愛童話風格,而且玩者可以自由無限地向左及向右移動,撃破每關所有前線基地後才會進入Boss戰,而最大特色是擊破敵人後玩者可以撿取金錢,接觸關卡中的商店汽球便能以金錢購買Opa Opa的強化裝備,不過卻設有通貨膨漲,商品只會越來越貴。在最後一關,主角的父親是其中一名中Boss。遊戲難度不低,不過設有無敵秘技,因此筆者可以順利爆機。
16.卡關中:《Dynamite Heddy》
Treasure製作的動作遊戲一向是信心保證,這款台譯《螞蟻超人》的《Dynamite Heddy》亦都十分好玩。特色是主角的頭部可以向八個方向彈出,來取得道具攻擊敵人及延伸攀附等更多玩法。不過筆者其實不太懂玩,在某一關的Boss處卡住了。
17.Party遊戲「肥瘦大盜益智版」:《Puzzle & Action:Tant-R》
風格與人物都很像MD動作遊戲《Bonanza Bros.》(港譯《肥瘦大盜》,台譯《龍鳳神偷》,可惜MD Mini並沒收錄)的衍生作品,不過《肥瘦大盜》的主角是犯人,而變成迷你遊戲大集合的《Puzzle & Action:Tant-R》的主角是要隸捕犯人的偵探與助手。這是可以4打的派對遊戲,單打會較為乏味。
18.迫力巨大的魔法演出:《戰斧》
Sega早期的經典《Final Fight》式清版動作打鬥遊戲,可雙打,玩者可以選用男主角、女主角或老伯,特色為遊戲背景是較為原始的時代、玩者可騎乘敵人的恐龍、撿到魔法瓶可以消耗來使出強大的魔法攻擊。而最令人深刻的反而是每次過關後要擊中不斷竄來竄去的盜賊來令他們跌出魔法瓶的Bonus Stages。可是,筆者對《戰斧》系列的熱情遠遠不及《格鬥3人組》系列,因此幾乎不會單打《戰斧》。
19.沒有漢字的ARPG:《Rent A Hero》
Sega一款故事甚為幽默的ARPG,單是主角要定期繳付英雄服裝的租金已令玩家拍案叫絕。可是遊戲全部對白也只有平假名,並沒丁點漢字,因此在亞版MD Mini被替換掉亦無可厚非。筆者曾以邪道於手機遊玩「有心人」翻譯的英文版,可以參看https://wyfuly12.pixnet.net/blog/post/347777912-%E3%80%8Arent-a-hero%E3%80%8B(md)%E8%A9%95%E8%AB%96。
這是日版MD Mini獨佔遊戲之一。
20.歷久不衰的射擊遊戲:《Thunder Force 3》
《Thunder Force》為Technosoft製作的經典射擊遊戲系列,現今版權收歸Sega手上,因此於NS等現行機的e-shop上也不時見到《Thunder Force》第3代、第4代及當年將《Thunder Force 3》逆移植成街機版《Thunder Force AC》的身影。這時又是廣告時間,請看https://wyfuly12.pixnet.net/blog/post/341898699。
21.暴力電單車遊戲:《Road Rush 2》
這款由Electronic Arts(簡稱EA》製作的電單車競速遊戲,可以在中途攻擊對手。雖然可以分割畫面雙打,可惜筆者並不懂得怎樣設定。筆者認為與其收錄這款,MD Mini不如收錄Sega自家製作的更經典賽電單車遊戲《Super Hang- On》不是更好嗎?
22.奇異球類遊戲:《Wrestle Ball》
一款由Namco製作的可雙打奇異球類遊戲,混合了足球、美式足球及欖球的玩法。亞洲玩家對這四不像遊戲實在難以欣賞。這是日版MD Mini獨佔遊戲之一。
23.難度依然甚高,但設有選關秘技的《大魔界村》
Capcom製作的動作遊戲《魔界村》系列一向以高難度見稱,而《大魔界村》為MD早期的作品。故事為男主角「亞瑟」要拯救公主,但他一旦受到攻擊會失去身上的鎧甲,變成只穿「孖煙囪」底褲的尷尬狀態,再次受到攻擊便會立即死去。而每關有著眾多敵人、極多空隙及各式陷阱,因此玩者Game Over是家常便飯。幸好MD版《大魔界村》設有無敵及選關秘技,因此玩者是可以玩到看到爆機畫面的。
24.單調的落下型方塊遊戲:《Columns》
筆者覺得港譯《魔水晶》的《Columns》十分單調,不及《Puyo Puyo》系列及《俄羅斯方塊》系列好玩,除了較為欣賞街機、SS及DC共2集結合了《櫻花大戰》人物的《櫻花大戰Columns》第1及2集外,筆者對《Columns》系列著實沒愛。
25.進入美式漫畫中冒險:《Comix Zone》
這款是說漫畫家主角被吸進美式漫畫中打鬥的動作遊戲,由於充滿美式漫畫風格的畫面,而不少場景及敵人都是由身在外面的幕後漫畫家即時畫出來,而主角亦要藉著打敗敵人或開啟機關,由目前的一格漫畫格不斷前進至另一格,因此特色成為各大機種MD合輯遊戲的常客之一。筆者已經以MD Mini爆機1次。
26.4種怪獸協助美少女:《Alisia Dragon》
這款是由Game Arts製作的動作射擊遊戲,主角是名為「Alisia」,有著龍族血統的性感美少女。Alisia在關卡中會獲得4種怪獸的輔助。由於筆者並未深究此作,因此能說的不多。
27.機翼的重要性:《Slap Fight MD》
Toaplan製作的《Slap Fight》這縱向射擊遊戲的特色,是主角機是以「Wing」來強化,而「Wing」所代表的機翼,在提高火力的同時,卻會因令自機體積倍增而令玩者更易中彈,因此是一把雙面刃。
重要的是,在Option中選擇「Game Type」為「Special Mode」,遊戲便會搖身一變成為全新關卡、全新系統及古代佑三創作出全新音樂的《Slap Fight MD》。在此作中,Wing被改良成主動使用的儲藏式大彈及被動式自動使用的Typhoon Bomber,令Wing變得更加實用。
這款遊戲在爆機後會進入無限循環、並設有無敵、任意選擇武器、跳關及可提昇至最高31個階段難度的「Toaplan Mode」等秘技。
28.科幻傳統RPG的最終作:《Phantasy Star 4~千年紀的終結》
筆者第一次玩的《Phantasy Star》已經是變成Online ARPG的DC版《Phantasy Star Online》,因此從沒接觸過之前共4集的指令式RPG《夢幻之星》系列作,所以這次MD Mini收錄的傳統RPG第4集,也是留待以後才玩吧!
29.不知怎玩的即時戰略遊戲:《Dyna Brothers 2》
這是可雙打的即時戰略遊戲,主角恐龍兄弟外表十分可愛。不過一向沒玩即時戰略遊戲的筆者,對於此作只覺得一頭霧水。其實玩者是扮演造物主「Egg」、繁殖各種恐龍、控制其生長環境,並且指揮恐龍與外星人所製造的其他恐龍作戰,從而保護地球。
這是日版MD Mini獨佔遊戲之一。
30.頗像高達:《重裝機兵Leynos》
這是一款以太空戰爭為背景的機械人動作射擊遊戲,因此有著濃厚《機動戰士高達》或《超時空要塞Macross》的影子,但筆者並沒深究此作,因此還目前還不能說準。
31.米老鼠與唐老鴨:《World Of Illusion Starring Mickey Mouse & Donald Duck》
32.Sega與Falcom合作製成的惹笑即時戰略遊戲:《Lord Monarch最終戰鬥傳說》
玩者扮演一國之君,去征服其餘三國,是一款畫面輕鬆、人物表情誇張、對白搞笑的即時戰略遊戲,遺憾的是筆者暫時沒有時間細味。
這是日版MD Mini獨佔遊戲之一。
33.空中飛人射擊遊戲:《Space Harrier 2》
Sega早期的偽3D體感街機射擊作品,亦是最旱期移植往MD的遊戲之一。大家可參考後來加入了裸眼3D功能的3DS數碼版的評論:https://blog.xuite.net/wyfuly12/hkblog/159011043。
34.一個字:「難」:《Land Stalker皇帝的財寶》
天才程式設計師「內藤寬」所製作的經典ARPG。由於主視角是以45度角構築,因此場景十分具有立體感。可惜遊戲操作極為考驗玩家的技術,謎題亦頗難破解。
35.向任天堂ARPG名作《薩爾達傳說》所下的挑戰書:《The Story Of Thor~精靈王紀傳》
在這款ARPG遊戲中,主角除了揮劍外,還需要借助火、水、影及綠4大精靈的魔法解開謎題,從而突破各大迷宮,因此是用來挑戰《薩爾達傳說》的MD重頭作。記得中學時這遊戲是朋友租回來的,雖然爆過機,但是已把故事情節忘記得一乾二淨,不過仍然記得要召喚火精靈點燃火把及以影精靈召喚替身。
這遊戲的歐美版名字被改為《Beyond Oasis》,不查也不知是說同一款遊戲。而其續集為SS的《Thor~精靈王紀傳》。
36.NS最近出了實體版最新作的動作遊戲:《Monster World IV》
不說也不知任天堂機種的經典動作遊戲《高橋名人冒險島》其實是將主角換成了「高橋名人」的初代《Wonder Boy》,除了人物外,兩者內容是完全一樣。至於MD的《Monster World 4》其實是《Wonder Boy》的第6作,而主角也變成由一名紮馬尾的少女「Arsha」擔任。在這滲入了RPG成份的2D童話風動作遊戲中,Arsha經常需要怪物夥伴「Pepeloggo」的能力協助才能過關。而最近才推出了NS實體版的《Monster Boy And The Cursed Kingdom》是其最新的系列作。
37.又是戰略遊戲:《The Hybrid Front》
《The HybrId Front》中譯《聯合前線》,是以未來能源危機為背景的《大戰略》式正統戰略遊戲。玩家需控制無產階級的武裝部隊「LEcSus」一方,以步兵、裝甲車、坦克車等軍事單位挑戰寡頭壟斷世界資源的資本家「Peto」一方。
由於筆者並不喜歡這一類需時甚長的大型戰略遊戲,所以對它沒甚興趣!
38.只會玩《Flicky》:《Sega遊戲大合輯超值版》
雖然《Sega遊戲大合輯超值版》收錄了眾多Sega更早期的遊戲,但是筆者只愛玩《Flicky》。
39.疑似「哥斯拉」、「蝙蝠俠」及「蜘蛛俠」的Boss當然被和諧掉:《超級忍》
Sega MD名作怎可缺少《超級忍》?可是即使用了無限手裡劍的秘技及MD Mini的即時Save/Load功能,要通過第1關也依然很難。至於原作早期眾多版本的疑似「哥斯拉」、「蝙蝠俠」及「蜘蛛俠」Boss,現在不用玩到該處也知道會因版櫂問題而被和諧掉的啦?
40.只有日本玩家才會玩的問笞遊戲:《Party Quiz Mega Q》
既然是以日文問的問答遊戲,歐美、亞洲玩家也會直接無視的吧?因此這款遊戲在亞版、歐版MD Mini都被其他遊戲替換掉了。
亞版分別:
有關於亞版MD Mini的替換遊戲(由於沒買美版主機,所以不提美版的了),還是留待下回分解好了,只先說Treasure破了健力士世界紀錄最多Boss出現的電視遊戲:《Alien Soldier》,是亞洲版MD Mini獨佔的啊!
留言列表